首页
关于我们
供应链管理
出口外贸代理
国际物流
商业保理
关务信息化
人才培训
增值业务
交流培训
加入我们
首页
关于我们
供应链管理
出口外贸代理
国际物流
商业保理
关务信息化
人才培训
增值业务
交流培训
加入我们
主页
/
新闻中心
/ 中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先从供应链开始
中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先从供应链开始
2018-02-01 09:27
供应链是联结供给侧和需求侧的桥梁和纽带,不仅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生产力和竞争力,还适应了社会需求多元化、个性化、差异化发展的趋势,解决供需错配问题,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水平,是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手段。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需要政府从制度入手深化改革,也需要发挥市场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与部分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供应链运营水平和效率相对低下、成本偏高。中国物流采购与联合会公布的一项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工业企业产品库存率为9.4%,而发达国家不到5%,部分发达国家甚至3%左右。同时,在发达国家,物流成本平均占成品最终成本的10%~15%,而我国制造企业物流成本的比例高达30%~40%。这迫切需要借助“供应链+互联网”的创新应用,促进供应链协同、业务流程再造,提升供应链效率,实现降本增效。
“供应链+互联网”是在互联网时代的商业运作中,用供应链思维和运作方式,以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和O2O (线上到线下)商业模式为手段,将传统经济和互联网捆绑在一起,创造互联网新经济业态,帮助传统经济实现生态转型升级。也就是,供应链是商业运作之本,互联网是技术创新手段,企业从供应链出发,将供应链之本与互联网技术结合,加快线下业务融合互联网,以互联网技术提升服务能力,从而提升自身的总体竞争力。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延伸到各企业、各行业供应链的深度变革,主体不仅是政府,还有企业和行业。企业和行业供应链的流转速度和流转效益的提升,将带动企业和行业的盈利能力提升,企业和行业专注自身核心竞争力建设,才能真正实现中国经济的平稳增长。当前,从流通环节提升供应链管理和服务能力是最快显现效果、最能抓住痛点的方法之一。通过“供应链+互联网”构建新流通,从而推动生产、流通、消费全程供应链发展。
要改变中国流通环节零售业在大众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首先要做出改变的是供应链上游的品牌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的出现,是我国从国家战略高度对中国商品流通业进行的方向指引。正是因为中国商品流通业供应端的发展已经无法满足高速迭代的消费者需求,才需要改革和创新。当然,这种从上游溯源的改变并不是要把“喜大郎果冻”和“恰恰瓜子”这些假冒商品的出现归咎到“喜之郎”和“洽洽瓜子”身上。相反,这两家企业因为专注自身产品的开发,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了更好的商品,应该是众多品牌商学习的榜样。而真正需要做出改变的,是那些对产品和消费者需求的满足缺少专注力和心智占领能力的企业。
供给侧有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四大要素,要使这四大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需要针对这四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提升。
首先是劳动力。
中国制造业正在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路上疾行,尤其是在以北、上、广、深为代表的一线城市中,粗放、低效益的传统产业已经逐渐被迁移到更偏远的区域,取而代之的是金融、科技等产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也基本完成了换血。但在更多的三到六线市县区里,这项工作仍然需要时间来完成。
其次是土地。
土地是近些年全民关注的热点。但土地不等同于商业地产,从更冷静的视角来看,占比更重的仍然是农业用地和工业用地。土地资源的升级是指如何更高效、更有未来空间地合理使用土地。在这一方面,中兴、海尔、联想等企业已经成为先行者。以中兴为例,中兴在“两湖”(湖南和湖北)等地区与当地政府合作,建设了新农产业园区,通过现代化新农业产品的培育和种殖造福我们未来的餐桌。这样的战略方向会带来对新型农业人才的需求,也是在不同的区域对当地传统农民的农业观念、种殖水平形成以点带面的提升。
当然,农业只是一个方面。
联想在山东、湖北等地建设的高新产业园也对各地的土地使用效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让看天吃饭的土地成为造福一方的“金土地”,很多企业已经在努力探索的路上了。
再次是资本。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商品流通行业中的老话题。因此,供应链金融已经成为新的风口,包括顺丰、怡亚通、京东、阿里巴巴这些流通行业中的代表企业,均在这个领域紧锣密鼓地布局。怡亚通董事长周国辉曾说过,供应链金融是帮助银行做的前台工作,更好地为中国流通业供应链条上的中小企业服务。将原本法律规范不全、高风险、高利息的供应链拆借垫资逐步正规化,是这些代表企业为整个流通行业的健康发展做出的努力。
最后是创新。
创新需要新思维。仅从流通行业领域来说,“供应链+互联网”思维是当下企业最需要具备的新思维。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企业合理分配自身资源和资本,把非核心业务外包,专注自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的开发、销售,是品牌商企业夯实自己的市场竞争力、打造行业壁垒的最切实可行的创新之举。
经济全球化和行业细分化已经让每一个产业的价值链都变得无限延长。在这样的新时代形势下,企业如果依然怀着“胡子眉毛都想抓”“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小我思维,最后只会在时代的大潮中落伍,逐渐泯然众人矣。
本文节选于《供应链改变中国》
上一篇:
陈雨露: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本分
返回列表
下一篇:
习近平: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一篇大文章
相关资讯
7月海关新政--关于进口蒙古国洗净毛绒检疫和卫生要求的公告
关于进一步规范保税仓库、出口监管仓库管理有关事项的公告
【企业管理】青岛海关再推AEO政策新利好!青岛海关首创“
从李强总理潍坊调研,看“工业强市”的底气实力
刘运:倾力支持民营经济走好奋进路
聚焦丨关于外贸,国务院办公厅重磅发布!
临时工工资属于工资还是劳务报酬?68个问题,总局统一回复
聚焦 | 山东:以新业态新模式激发外贸增长新动能
政府工作报告极简版来了!只有700字
海关总署公告2023年第14号 | 关于调整进口货物报关单申报要求